分红买入及其他
阿茅分红了。今天按照原定计划买入1000股分众传媒作为观察仓,目标看到1250亿以下市值介入;剩余分红资金分别在415.8港币和38.38元加了腾讯和海康——今年分红除了古井B分红已经顺手加在古井B上,其他分红资金都会加在腾讯和海康上。后期数额太小,不再实时通知。
截止此刻持仓比例为:茅台47%-,腾讯20%+,古井B7%- ,洋河7%- ,民生H5%- ,招行H4%- ,信立泰4%- ,双汇3%+, 海康3%- ,观察仓分众不计,2018年收益8%+(不含新股),自2014年11月25日建立的老唐实盘组合,当前净值3.18元;同期实际净值3.48(不含新股),差异由于组合无法录入港股和B股造成。
截止今日10点,所持个股年内表现如下图
表现最好的小洋,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这次攻击
此时来想想这颗韭菜,思维方式已经决定了他账户上的资金,其实已经是别人的了,只不过是分期扣款而已。可怜
简要回答两个加仓相关问题,都是后台多次收到提问的:
一个是关于老唐估值法运用的。几乎所有的书房朋友都知道老唐的估值体系很简单,一句话就可以概括:三年后以15~25倍市盈率卖出能赚一倍的位置,就是可以买入的位置,高杠杆企业打七折。(实践中,对于商业模式特别优秀的少量企业,老唐最高会放松至30倍市盈率)。
有少部分人会询问(甚至有质问的)老唐:“银行股目前市盈率才几倍,就算三年不增长,也符合你的买入要求,为什么你不加买?”能问这个问题的,是漏看了老唐多次阐述的这个简单估值法的前提条件,此处再次重复一遍:
使用老唐的市盈率简化估值大法,有三个重要前提:净利润是否为真?是否能持续?持续是否依赖增量资本投入?只有在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为“是是否”的时候,市盈率简化估值大法才能放心使用,否则就可能掉进坑里而不自知。相关阐述请自己翻看《老唐估值法及运用解析》三篇,以及《Roe指标的正确应用》两篇。
也有很多朋友发信息来问,老唐拿着分红资金买入的时候,买入对象,例如腾讯、海康等并不符合老唐估值法的三年翻倍要求,为什么老唐会买呢?
道理并不复杂:第一,老唐多次说过自己巨讨厌现金这种包赔的资产,除手中留有大约家庭开支一到两年的备用现金外,其他的现金总要第一时间想办法换成其他预期收益更高的资产;
第二,老唐估值法的买入要求是一种比较严格的要求,适用于较重要的决策。而分红总额也就总资金的两三个百分点,不值得为之慎重决策。少量买入手中合理范围内的持仓股,等同于当初决策买入时提高了几分或几毛买入价,也就接受了。
在《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》的219页,老唐曾分享过一个管理学的不值得定律:不值得做的事,就不值得把它做好。应用在这里,就是本就是1%~3%总额资金,无论怎么严苛慎重对待,带来的收益依然微乎其微,不值得拿着它观察和等待。
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活动,例如现金套利。过去我还偶尔拿着现金做做货币资金套利,后来反省它就属于“不值得定律”范畴内的事情。就手头几十万现金而言,套来套去的忙碌,相对于直接放在货币基金里不动,一年时间里增加的收益可能就几千元。所浪费的看盘和交易时间,如果用来阅读和思考,回报可能远远不止此数。所以,现在基本不玩这个了。
另外,原本计划五一完成初稿的书,由于三月份老父亲突然去世,拖了下来。本周码完分众传媒文章后,休息了两天,从昨天世界杯开幕日起,开始填坑了。后面一段时间,书房里更新的频率或许会显著降低,请勿催更,谢谢。
昨晚的球真好看,5:0。